诉讼服务中心,作为法院司法服务的第一道窗口,是群众表达诉求,进行诉讼活动,了解法院的“第一站”,更是矛盾纠纷化解的“最前沿”,如何打造有温度的诉讼服务窗口,传递司法温度“暖民心”、彰显司法关怀“人情味”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镜头,来看看立案庭副庭长梁红的一天吧。
7:40 梁红提前来到诉讼服务大厅,对大厅内的设备进行巡查。
7:50 梁红正与同事们进行着简短的晨会。她语速清晰温和,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点评后,快速梳理着先行调解工作、网上立案审核、立案服务满意度等当天的工作重点“今天任务不少,大家按计划推进,疑难问题及时沟通。”一天的繁忙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步履匆匆的上午,大厅里的“定盘星”
8:15 诉服大厅人声鼎沸,如同一个微缩的诉求万花筒。“梁庭长”是大家心目中的“领班人”,是诉服中心的“大堂经理”。“梁庭长,你看看这个案子,这份立案材料有瑕疵,你看怎么处理?”“梁庭长,关于案件管辖法院,我给当事人解释了,还是听不进去,你来12368热线室一趟,再给他解释一下吧!”“梁庭长,这个当事人需要填写示范文本,他自行书写有困难。你给他指导填写一下吧!”“梁庭长,网上调解有个问题,你过来看一下。”
在同事们的声声召唤中,梁红的身影在各个窗口间不断移动,她总能条理分明地给出指导意见,确保立案流程流转顺畅。
9:00 一位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来到诉服中心,准备提交立案材料,梁红得知后,第一时间来到诉服中心大门口接待该位当事人,详细询问案情并对立案材料快速审核、指导帮助补齐相关材料。同时,梁红还告知当事人后续诉讼流程中的注意事项,特别提醒她如接到法院开庭传票,可以向承办法官说明自身行动不便的情况,法院会尽可能提供诉讼便利。经过梁红的耐心指导,当事人的立案材料很快准备完毕并完成了登记立案手续,顺利办完立案手续的当事人对法院高效、暖心的诉讼服务连连称赞。
10:00 梁红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。换上法袍,端坐审判席,她迅速进入角色。庭审过程简洁高效,她精准归纳争议焦点,引导双方充分表达,确保程序公正。法槌落下,庭审结束,她又迅速投入到大厅的繁忙中。
11:30 临近中午,她与返聘的资深退休法官汇合,共同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。调解室内,她仔细翻阅材料,与老法官默契配合,一个从法律角度厘清权责,一个用丰富经验疏导情绪、弥合分歧。她们耐心倾听双方诉求,寻找利益平衡点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,梁红始终相信,每一次握手言和都比一纸判决更有温度,每一场春风化雨的调解都是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。
纷繁交织的下午,从知识的赋能到窗口的温情
14:30 梁红的身影出现在示范文本专项培训的会场。作为业务骨干,她深知推广使用示范文本起诉状、答辩状的重要性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要点,她不时凝神思考,将新的规范要求内化于心,以期提升审判质效,更好地服务于民。
17:00 培训结束,梁红迅速回到诉服大厅窗口。一位面容愁苦的老者未语泪先流,咽着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困境。梁红默默递过一张纸巾,轻声安抚:“您慢慢说,别着急,我在听。”她耐心倾听着老人断断续续的诉说,在半个多小时的沟通中,不轻易打断,眼神中充满关切与理解。她深知,那浑浊的泪水里,浸透着对公正最朴素的期盼。待老人情绪稍平复,她才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,条分缕析地解释问题的症结所在,并耐心告知其可以寻求帮助的具体渠道和法律程序。老人离开前满怀歉意:“闺女,耽误您这么久,真给您添麻烦了。” 梁红微笑着摇摇头,回应道:“千万别这么说,您愿意走进法院,愿意向我们倾诉困难,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。解决您的烦心事,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。”诉服无小事、事事关民心,在梁红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。
夏夜灯火,守护公平的静谧时光

20:00 城市的霓虹闪烁,诉服大厅的喧嚣渐渐褪去。空旷的大厅灯光依然在执着地亮着。窗外的万家灯火与窗内的孤灯交相辉映。梁红埋首于当天新收的疑难案件卷宗中,逐页审阅证据材料,字斟句酌地梳理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适用难题。白天审理的案件、调解的进展、培训的新知,都需要在这份静谧中沉淀、消化。手头未结案件的判决书,更需要她以最审慎的态度反复推敲、打磨,力求事实认定清楚,法律适用准确,裁判说理透彻。键盘敲击的哒哒声与纸张翻动的沙沙声,是这夏夜里唯一的乐章。
平凡微光,照亮公正之路
这就是梁红的一天工作。窗外的灯火渐次熄灭,而诉服大厅那扇窗内透出的光亮,依然温暖地亮着。这灯光,是无声的诺言——无论晨昏寒暑,总有一份守护在默默运行。梁红和她的同事们,正是在这诉服大厅的方寸之间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情怀,让司法服务既有速度,更有温度。他们将继续以“小窗口”诠释“大担当”,用热忱与专业擦亮司法为民的“第一道风景线”。